一直以來照顧家裡的多肉,我採的是經驗法則,
每天以目測法及印象認為的不需要澆太多水來栽種,
不分季節沒看品種,一律公平對待,
這樣的養植方式結果好壞沒一個說的準,
或許胖了,或許高了,或許瘦了,
當然,還有為數不少的掛了。
既然稱為多肉,就應該養得肉多厚實,
喜歡多肉就是喜歡它肥肥胖胖的可愛模樣,
但是,大家應該都有經驗,從花市買回來的胖小子,
往往養個一兩個月後,即變得又瘦又柴像消了氣的氣球,
若養到日漸枯萎至全株壞死也就算了,
最傷腦筋的是,已經骨瘦如柴了無生氣,
郤徧徧仍然苟延殘喘,
想丟覺得不妥,擱在那兒又有礙觀瞻,
到底……該拿它如何是好呢?
我家就有一盆綠珊瑚,兩年前買回來後,
每天用心照料郤從未見其增胖過一丁點,
一路長來,愈來愈高愈來愈細,
小葉全部掉落,皮膚明顯凹陷不飽滿,
就是………一個………難看樣,
很多時候心理掙扎著要不要把它給扔了,
但~又想,綠珊瑚是我難得買到的品種,
就這樣丟了,萬般不捨。
那天,終於看不順它細細長長的枝幹,
拿起工具來個大刀一揮,全給攔腰砍了。
砍下的細枝幹擺個四五天待傷口癒合後,
找個新盆重新栽種,澆水的方式也稍做調整,
就這樣經過了…………好些日子………,
嘿嘿~~神奇的事情發生了,
綠珊瑚慢慢的………………
長胖
長葉
長側芽---這是被切的那盆
如今已找回惜日風采,且愈變愈水呦,
哈哈~開心啊~我,
那一刀真是瞎貓碰到死耗子,誤砍誤撞,
這說明了只要照顧得當,
已經奄奄一息的植株也是可以起死回生的。
能不能不要不明就理,來個具體實在的方法啊,
當然可以,由專家來教你,
前陣子逛書店發現了一本有關多肉的書,
【多肉植物&仙人掌栽培指南】,作者:黃騰毅
書中有許多裁培多肉的知識,很棒很受用,
推薦大家買一本擺在家裡當工具書,
以下是我自書中獲得照顧多肉應有的基本常識。
多肉植物有三仟多種,分為夏季型和冬季型,
兩種型生長期不同,休眠時水澆少一點,生長時水澆多一些,
澆水原則,建議採用底盆吸水方式或只澆植株的周圍,
盡量不澆到植株體,以免增加病菌感染的機會,
表面澆濕除了易增加病菌的感染,亦較容易吸附灰塵,
至於,哪些品類是夏季型哪些是冬季型,
栽種、培育、施肥、介質等等問題,書中有詳細記載,
為了尊重作者從不斷的培養中辛苦得來的經驗,
在這裡就不多做說明,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到書局找找。
大家都以為原產地在熱帶地區的多肉,
理所當然是種超耐熱耐旱的植物,
是這樣沒錯啦,
但是,沙漠氣候即使是氣温超高少有雨水,
因有30~ 40℃的日夜温差和晨間霧氣水份等特性,
多肉才得以在此惡劣的環境生長,
一般來說,適合多肉植物的温度最高不要超過35℃ ,
所處環境尤重『通風』。
最近天氣夠熱了吧,我最怕的夏天來了,
台北盆地的高温常常是飆過35℃,
加上室內悶不通風的環境,
這一陣子家裡的植物已經耐不住一株株的熱死了。
好不容易愈長愈好的綠珊瑚,又得經歷酷熱難熬的一夏囉,
好啦,知道了,這盆種的太過擁擠,
當初為了死馬當活馬醫,才把植株切株全都送作堆,
等秋天生長期到了,再依書中的教導移植分盆,
希望它們能夠自我調控平安渡過悶熱的夏天先。
順便一提,培養多肉要有日照,
單靠室內的燈光是不行的,
養在室內的話就得擺放在窗邊有光線的地方哦。
六月的邀約,
當天,
下了一場好大的雨,
我們只好將行程改在台北東區吃吃~喝喝~唱唱。
天公雖不作美,
還是要拍幾張照片紀念一下。
小燕說,她喜歡牽手的FU,
牽手不是男女朋友或是恩愛夫妻的專利,
牽手也可以是好姐妹間的友誼表現哦。
親愛的姐妹們,很高興與妳們渡過了美好的一天,
別忘了我們下次的約定,
等天涼了、等有閒了、等我們.............再瘦一點了,
再來拍很多很多的照片,
謝謝相伴,有妳們真好。